首页

优美之家登录

时间:2025-05-24 01:30:24 作者:新疆:“西北边境第一团”启动中国马术名家耐力赛 浏览量:71201

  全国两会,国际社会读懂中国之窗(和音)

  观察中国全国两会,有助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国之“治”、洞察中国经济发展之“质”、感知中国与各国携手合作之“志”

  “即将举行的中国全国两会将为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蓝图和全球愿景提供重要线索”“中国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其中一个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通过观察中国全国两会,国际社会能增进对中国民主实践的理解,深入感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脉动,更好把握中国与各国携手合作的机遇。

  观察中国全国两会,有助于读懂中国之“治”。全国两会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有国外学者认为,“读懂全国两会,就读懂了中国式民主是如何有效运行的”。代表委员们积极履职尽责,民声民意凝聚成国家治理的共识。国务院新闻办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务院各部门共承办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人大代表建议7955件、政协提案4525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5.7%、96.5%,已全部按时办结;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近4700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人民的意愿得到有效实现。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国际社会透过全国两会更能深刻理解中国之“治”的智慧和优势。

  观察中国全国两会,有助于洞察中国经济发展之“质”。“中国政府最近多次提到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强调实现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的发展。”彭博新闻社近日的报道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中国5.2%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充分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中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将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全国两会进一步释放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外媒认为,“中国现在的目标是通过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中国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将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

  观察中国全国两会,有助于感知中国与各国携手合作之“志”。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携手各方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政策举措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展现中国以自身新发展带给世界新机遇的决心与信心。今年全国两会,中国如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国际社会特别关注全国两会确定的中国发展方向”“期待中国继续为促进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国际人士表示,期待通过中国全国两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方案与行动,期待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全国两会将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和音 【编辑:孙静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34年来新低

这些简文生动记载了两千年前汉代河西边塞的屯戍劳作、衣食住行、思乡之情、畜牧耕种、递送文书、社祭腊祭、使者往来、诏书律令等,如汉代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文书、边塞私人书信、官方驿站接待记录等。

夏宝龙会见香港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代表团

此外,教育部还首次试行了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要求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提前谋划增设专业,提前1年进行预申报,推动高校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研究、提前研究工作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精准性。目前,已有760所高校提交了下一年度拟增设专业预申报材料。

英法院就是否引渡阿桑奇举行听证会 阿桑奇未出庭

“作为一个香港企业,如果不依靠国家发展,新华集团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企业因国家发展而兴,更要服务于国家需要。对我来说,中国梦与‘新华梦’是同步的。”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总)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NASA:今年七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

支持刚性需求和多样化的改善性需求,体现了上海土地政策处于调整优化的导向,更好地吻合当前住房的需求,尤其是住房改善的新趋势。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跨越千年,江河交汇处宋代复闸蝶变世界最大单级船闸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2月底,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北京将有一场演出。春节假期一过,主演孟庆旸就满怀热情,投入到紧张的排练、准备工作之中……首演两年多来,“青绿”团队已走过50多个城市,演出超过400场,孟庆旸参与的演出超过了300场。“百场如一,是东方演艺集团对演员的要求,更是‘青绿’团队每一名演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孟庆旸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